
第29章 这是一堂课!
- 细嚼神话·创世纪
- 2022-11-16
- 46
细嚼神话·创纪记
第29章 这是一堂课!
“耶和华见利亚失宠(原文作“被恨”),就使她生育,拉结却不生育。”(创29:31)
在悔恨交加的孤独之旅中,耶和华藉梯子的异象大大的安慰了雅各,并赐下应许说:我必与你同在,且将你躺卧之地赐给你。雅各躺卧之地是伯特利,那里距离耶路撒冷仅有16公里,离雅各的起行之地别是巴大约有100公里,但是距离目的哈兰,却仍有600多公里的路程。
虽然前路遥遥,但创世记第29章的一开篇,却是这样表达的:“雅各起行,到了东方人之地。”这让我们看到,得到上帝宽恕之后的雅各,心情是何等之好。圣经原文在此说:雅各迈开步子,到了东方人之地。
在人的一生中,与贫穷、疾病、孤独甚至是死亡相比,最大的痛苦,莫过于良心的谴责,也就是犯罪之后的那份内疚,神学上称之为罪疚感。除非我们认罪,否则这种罪疚感会伴随一生,那是圣灵责备人的声音。
雅各一直深爱上帝,却因为撒谎犯罪,而使祂最为爱戴和敬畏的上帝难过。甚至雅各怀疑,上帝是否已经离弃了祂。这让他的逃难之路更加失魂落魂,生不如死。
然而,上帝就是爱。当慈怜的上帝,垂顾了这个被罪担压伤的孤独之人时,那被饶恕的人,心情该有多么激动与美好啊!虽然此时的雅各仍穿行于荒郊野径,但在他的眼中,却是风清气爽,景色怡人。
诗人大卫说:“得赦免其过、遮盖其罪的,这人是有福的。凡心里没有诡诈,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,这人是有福的。”(诗篇32:1-2)然而,“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,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。黑夜白日,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;我的精力耗尽,如同夏天的干旱。”(诗32:3-4)
差不多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雅各终于抵达舅舅拉班的居住地——哈兰。可这一次的到来,却和当年亚伯拉罕仆人的拜访,有着天壤之别。从前亚伯拉罕的仆人来访时,是由一群骆驼驮着贵重的金银礼品,而此时的雅各却是孤身一人,风尘仆仆,手中除了一根杖之外,别无长物。但值得感恩的是,拉班因为妹妹利百加的缘故,热情的接待了雅各。
既然两手空空,自当努力做工。事实上,雅各为人的殷勤与聪明,在他刚一遇到牧羊的拉结时,就已经显露无余。
当时,在一口盖着巨石的井旁,围了许多牧羊人,可他们并没有去把井盖移开,理由是:“必等羊群聚齐,人把石头转离井口才可饮羊。”(创29:8)然而,当拉结区分其所牧放的羊群带到井旁时,雅各便立即上前,凭一人之力移开巨石,好叫拉结的羊群饮水。
这一举动,自然令拉结十分震惊,又无比喜悦。有人说这是雅各故意献殷勤,还有人说,这是因为雅各身处落魄不得不为。但无论怎样,我们若从上帝的角度看问题,就会知道,这是上帝为雅各预备的一门功课,而这门功课,也许是他在别的情境之下,所无法学到的。
接着,雅各便在母舅家住了下来。他每日既积极做工,又与拉结一同出行牧羊。转眼间,一个月过去了。拉班见雅各为人勤恳又身怀技能,是个人才,便主动要与之议定工价。
拉班对雅各说:“你虽是我的骨肉,岂可白白地服侍我?请告诉我,你要什么为工价?”(创29:15)
这时,圣经说:“拉班有两个女儿:大的名叫利亚,小的名叫拉结。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,拉结却生得美貌俊秀。雅各爱拉结,就说:‘我愿为你小女儿拉结服侍你七年。’”(创29:16-18)
在此,我们必须为利亚说几句公道话。根据圣经原文,“没有神气”这个希伯文(rak)的原义是:娇嫩柔弱,温柔怯懦。可是圣经译者们,却为了反衬拉结的活泼灵气,说利亚“没有神气”,实在是有失公允。
很可能,拉班早已经看出雅各的心思,于是试着问他要什么工价。而雅各闻听此言,便脱口而出:“我愿为你小女儿拉结服侍你七年。”
我们不知道雅各在这件事上,有没有求问上帝。但至少他在拉班面前,表现得似乎是志在必得。所以一开口就是“七年”。爱的力量是强大的。雅各“因为深爱拉结,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。”(创29:20)
读到这里,不知您是否联想到使徒彼得的劝勉,他说:“亲爱的弟兄啊,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,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,千年如一日。”(彼后3:8)上帝因为深爱你我,所以,祂看我们在世间受苦一日,便如千年;但同时,为了让我们的品格在环境中得以熬炼成金,又不得不看千年如一日。
想想上帝对我们的爱,多么令人动容。祂不单为我们舍弃了独生子耶稣,祂还为我们一直忍耐着等候的煎熬,而我们呢?却经常好像没有上帝一样,在世间任意妄为。
上帝盼望早一天结束这个罪恶痛苦的世界,但一想到我们最终将成为圣洁,与祂在天国相见,便愿意再耐心等候片刻。因此,“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,有人以为他是耽延,其实不是耽延,乃是宽容你们,不愿有一人沉沦,乃愿人人都悔改。”(彼后3:9)
虽说是七年如几日。但在现实中,七年的日子并不好过。日日牧羊,风吹日晒。雅各很可能因为爱拉结,而选择让拉结呆在家中,自己独自去到野外牧放羊群。再加上拉班既知道雅各前来,主要是因为躲避哥哥以扫的追杀。所以不可能不趁机大大的使唤雅各。所以,这七年,雅各定是受了不少的苦。
但一想到很快会与自己心爱的拉结成婚,雅各便浑身充满了力气。他心无旁骛,只在心中牢记着约定的日子。所以那日一到,他便立即找到拉班,对他说:“日期已经满了,求你把我的妻子给我,我好与她同房。”(创29:21)
雅各和拉结的婚礼如期而至。但令雅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他真正的痛苦,才刚刚开始。
为了让雅各继续为在此服侍,拉班竟然用了一个可恶的骗局,在新婚之夜,使利亚替代了拉结。那时并没有电,很可能帐棚内也灯光昏暗,新娘又蒙着盖头,且利亚为了不让雅各识破,自然是想尽办法,不敢对话。总之,次日天亮,雅各知道自己受骗上当,便去怒责拉班。
拉班早有应对之辞,他笑呵呵的说:“大女儿还没有给人,先把小女儿给人,在我们这地方没有这规矩。你为这个满了七日,我就把那个也给你,你再为她服侍我七年。”(创29:26-27)同时,拉班坚持不让雅各抛弃利亚,声称这会玷辱门楣。
你能想像当时雅各知道自己受骗之后的感受吗?当然,真正的痛苦还远不止于此。
雅各认为,在这场骗局上利亚自己是有份的。所以他对利亚心生仇恨,没有一丁点的爱。可利亚此时却是他的妻子,和拉结拥有同等的权利。倘若雅各对利亚太过冷落,则拉班也不会让他好过。毕竟,上门女婿不好当,更何况,他已经和拉班达成协议,同意继续让利亚留在身边作妻子。
爱情的天然属性就是独自占有。它不是商品,没有人能在多妻的环境中,使之平分秋色。曾经有人问美国总统本杰明·富兰克林,“《圣经》里从没有任何章节说过,一个人不能多娶几个妻子。”总统马上答到:“当然有,圣经说‘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。’(太6:24) ”
这样,雅各的日子,因受了拉班的欺骗而痛苦不堪。拉结始终是雅各所最宠爱的,而雅各的偏爱自然引起利亚的怨恨和嫉妒。两姊妹共事一夫时的争竞,让雅各的生活风雨交加。
有人说,雅各既然同意利亚作妻子,就当在拉结和利亚之间,一碗水端平,不能重这个轻那个,应当给利来当有的妻子权利。但又有人说,这不能怪雅各,上帝既然设立一夫一妻制,就说明,任何男人女人,都做不到在多配偶的情况下的让情感公平。没有人能做到,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!
是的,上面的说法都极其有理。利亚应当被爱,不然,圣经怎么说:“耶和华见利亚失宠(原文作“被恨”。下同),就使她生育,拉结却不生育”呢?(创29:31)同时,雅各不可能爱利亚如同拉结,这是上帝造人时就设计好的人之天性。
怎么办?难道雅各的家,只能在这种两姊妹的争竞中倍受煎熬吗?答案是:是的,只能这样了!
读到这里,我们心中不免有些忧愁。
对此,不知您是否身有同感。生活中,也许您并没有娶两个妻子。但是,您却有着同样的“此棋无解”的痛苦难堪的境遇。“上帝啊,为什么会这样?求你伸手帮助我解决难题!”你呼求,可上帝却保持了无言的沉默。
上帝希望我们能早点向祂问”为什么”,就像祂希望雅各能在欺骗以扫之前,能问为什么一样。
终于,雅各体会到了受人欺骗的滋味。上帝藉此,使雅各认识到一个真理——虽然罪是可以赦免的,但罪的后果,却要伴随罪人的一生。
今日,好多人将上帝的恩典、基督的宝血视为“创可贴”。他们以为,有主的救恩,罪不至死!是的,因为人的悔改,罪真的不至于死。但是罪的后果,却被讲台上许多传道人所忽略——他们不强调上帝的律法——圣经中为罪下的定义乃是——“违背律法的就是罪。”(约壹3:4)。所罗门在总结人生的终极经验时,他强调说:“这些事都已听见了,总意就是敬畏上帝,谨守祂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。”(传12:13)
但今日的许多传道人们却不肯h强调人必须靠着圣灵的大能来遵守诫命,离弃罪恶、成为圣洁的义务和本分。他们只是强调罪是可以赦免的。而这种不负责任的宣讲,不知道坑害了多少无知的主的孩子。
是的,亚当夏娃的罪上帝已经赦免,但上帝并没有改变他们肉身受苦而死的命运;大卫犯了杀人夫夺人妻的罪,上帝也宽恕了他,但却没有阻止押沙龙在光天化日之下以与他的妃嫔行淫来羞辱他,更也没有扭转其丧子之灾;罗得也的确是勉强得了救,但却搭上了妻女一家;同样,我们暴饮暴食、脾气火爆、沾火就着,上帝会因为我们的痛悔,而饶恕我们的罪,但祂往往不会医治我们因此而落下的胃病病恨;上帝会饶恕人的奸淫与淫乱之罪,却不会医治因此而染上的艾滋病……
我们还可以举一万个这样的例子——而这一切,正构成了上帝子民在今世的巨大而挥之不去的痛苦。圣经说:“不要自欺,上帝是轻慢不得的。人种的是什么,收的也是什么。”(加拉太书6:7)孟塔培(Alfred A. Montapert)的名言是:“没有人曾经、也没有人会逃避得了自己所作选择的后果。”
而雅各今日所遭受的一切,甚至要伴随他一生的家庭风波,皆是因为其曾犯下欺骗之罪,而必须获得的收成。
上帝为什么要让这个不可化解的矛盾存在呢?为了是让我们从中学会惧怕罪,恨恶罪,以致于不肯再犯罪。这样,当人们进入那个没有警察的天国时,就再也不会因为看到无比诱人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,而伸出偷盗的手,或是对罪存还存在一丝一毫的恻隐之心!
人因犯罪而来的结局——永死——上帝会因我们的认罪悔改而彻底饶恕并改变。但人因犯罪而必须在今生所上的一堂甚是煎熬的功课,却是免不了的。人一旦犯了罪,接下来的一切,真的,谁都没有办法让它再像没有犯过罪一样美好——罪的后遗症不可调和。
但大好的信息是,我们的主耶稣,祂将与我们一同受苦。“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,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,与我们一样,只是他没有犯罪。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,为要得怜恤,蒙恩惠,作随时的帮助。”(来4:15-16)
当我们处在痛苦的功课之中时,我们可以向上仰望,仰望那因你我的罪,而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受痛苦的主耶稣。祂说:“你并不孤独,我在此处与你同在。因为我的痛,你的痛会减轻许多……”这时,我们会在痛苦中唱出一曲感恩的诗歌,而那诗歌,则会化解一切今生的苦难,把我们的心,带入天国。
经上说,当我们仰望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的主耶稣时,我们便可以在爱和圣灵之中,重生自我,不再犯罪。这是保证,也是应许。
最后,用一节经文与大家共勉:
“凡从上帝生的,就不犯罪,因上帝的道(原文作“种”)存在他心里,他也不能犯罪,因为他是由上帝生的。”(约壹3:9)
本文由【#领受这道网站】首发,转载须告知。
本文链接:http://lszd777.com/index.php/post/436.html
发表评论